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作为符号的影像生成及表达

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影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世纪初期就有人论断已进入读图时代。在人类的符号交际系统中,首先是用于标记性符号的是原始的图像或者发音,而后产生了两种路径:象形文字和表音文字

影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世纪初期就有人论断已进入读图时代。在人类的符号交际系统中,首先是用于标记性符号的是原始的图像或者发音,而后产生了两种路径:象形文字和表音文字。后来随着人类逻辑能力的发展与认识的提高,事物的符号性不断系统化,形成了如今的语言表意体系。当下,进入读图时代,似乎某种象形的标记作为符号又回到人们的认识中。影像,无疑是这个读图时代的代表,它承载着高信息量和符号意义,对影像的研究能很好的认识人类交际表意过程中符号的生成演化,研究影像的特质,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展开作为符号的影像的讨论,主要论及了影像的生成和表达。

一、影像的可感知性

(一)对影像的形而上追问

影像是什么?这是对影像本体的追问,即在问影像的本质。影像(通过光、电装置)呈现出形象,自存地将事物进行了表达的移置(自存就是指影像所具有的表达意义之可能的存在),声光电的存在总是经过人工加工的痕迹,所以不可避免地有某种意义蕴含其中;事物就是指某种被声光电所传达的意义或者事件;表达的移置就是指通过声光电作为载体,去传达、表达意义和事件;比如:玉,除了作为玉石,它还具有宽泛的文化内涵,而玉作为一个符号,它的能指与所指功能,就是其自身的存在所具有的特质对某些需要这些特质来进行表达的事物的意义移置,戴圣《礼记·聘义》中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无可避免的带有了符号sign(n.标记, 符号, 记号)的特征,影像本身的元素和结构具有能指signal(n.信号)特征,这些影像信号所传达的含义具有所指signification(n.含义)的特征。

影像是什么(本体论问题α)?影像呈现出来的形象构成我们对影像的直接认知吗(认识论问题β)?一类事物的出现和人对事物的发现,以及后来关于二者关系的讨论(主体论问题γ),大抵是α-β-γ这样一个思路(见表2)。哲学史的演变也近乎是本体论-认识论-主体论的路径。因为我们不能撇开存在的客观事物而置之不理,也不能把我们对事物的感知视而不见,何况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自然的立法者,且具有对事物自主的规定性。这里就出现了影像的两端:作为客体存在的影像,以及作为接受主体的人们对影像在感官上的主观感知。

(二)影像作为存在物与被感知物

沿着这条线路,我们分出了两端:第一端是客观存在的影像,第二端是被人们感知的影像。即影像之于我们的可感知性与我们对影像的反思。

1.影像在本体论意义上作为存在物

首先影像是作为一种物质存在,这种物质存在是我们对影像的感知与反思,以及影像对我们的影响,可知影像是一种被反思的存在(或者说是作用于人的物质上的直接反应,因为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这样说:没有被人类反思过的事物,它的存在不属于人的世界)。作为存在的影像必须依凭某种媒介进行展现和表达。即,影像本身是可以作为本体进行反思的,因为它是有自己的存在形式的(声、光、电、烟、影……)。这是讲到了作为客体存在的影像。

2.影像在认识论意义上作为被感知物

下面再谈一下作为接受主体而存在的人的主观感知与理性。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是什么呢?是人的一种能力,定义本身就成了:人是有自己的能力的动物,陷入了一种自我解释(或说同语反复)的陷阱。现在这句话这样理解更好:人是会说话的动物。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说话(也就是语言)和理性(也就是思维)之间的关系。这是个大问题,这里提出来主要是说语言是一种表达所知所感的意义系统,这种意义的生成性是与人类中心主义分不开的,因为一切均是由人类理性去认知的,并运用语言进行了表达和传播。如果没有人类,世界还会有意义吗?对意义的反思是人对自身存在的觉察,而动物却不会思考它们是谁,为什么会存在,即使会,我们作为人,也已经被纳入进人这一思考-反思系统中;换句话说即:人类不管怎么思考,都是人类的思考。这样的思路是想把对影像的讨论引入认识论的道路上来。人类对影像的感知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对影像的意义建构和解构,包含着影像内容、形式传达的标记性和我们对影像意义的解读。

表1 共时性结构E影像客体E、F关系F接受主体形式层静观———意蕴心理感知意蕴层溢出———解读完形理解反思层折射———回看意义存在

文章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网址: http://www.yxyjyyxyy.cn/qikandaodu/2020/0801/423.html



上一篇:档案建设视角下的传统村落影像记录
下一篇:现代语言想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投稿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版面费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论文发表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