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新媒体语境下徽州傩戏的影像保护与传承

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傩分布广泛,东起苏、皖、赣,中接两湖两广,西至川、黔、滇三省,北方的陕、晋、冀和内蒙古也有少量遗存。中国现存的活态傩文化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部,2006年至今,共有

中国傩分布广泛,东起苏、皖、赣,中接两湖两广,西至川、黔、滇三省,北方的陕、晋、冀和内蒙古也有少量遗存。中国现存的活态傩文化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部,2006年至今,共有35个与傩有关的戏剧、舞蹈等项目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江西、贵州是我国傩戏最多、品种较齐全的省份。

徽州傩舞主要分布于古徽州六县,即祁门、歙县、黟县、绩溪、休宁、婺源。大约从清中叶开始,傩舞向傩戏演变,大户人家养着傩戏班,每逢庙会、祭祀、送葬等重要时节,均有傩舞演出,甚至请傩舞演员上门搭台演戏成为宗族定律,这种舞台表演形式便是傩戏。民国时期,傩舞在皖南依然普遍流行,而各地舞法又有不同。祁门县芦溪乡傩舞俗称“地戏”“平安戏”,每年腊月和正月演出,以求安泰,被视为村庄兴旺的标志,跳傩也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

徽州傩戏是一种古典舞蹈与彩绘木雕相结合的艺术,客观上保存了相当数量的古老神话传说、史诗、歌舞和民风民俗,蕴含了古徽州人生活信仰等各方面的信息,也是独具特色的徽州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徽州傩的表演形式是由大众组合而成的,边走边舞,沿村行傩。作为靠口头和行为传承下来的民俗现象,徽州傩的传承具有地域性、家族性和保守性等特点;而作为形体动作艺术,徽州傩的传播又依赖于演员的现场表演,不具有时空的跨越性,这成为制约徽州傩戏传承和发展的瓶颈。

一、徽州傩戏的传播现状分析

目前,徽州傩戏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现场表演和影像记录。

(一)现场表演

现场表演是艺术传播最初始、最传统的传播方式,及时而发、交互感应的现场感成为其独有的魅力。

徽州傩戏通常在腊月、立春和端午演出,除在一定期限内为大户人家驱邪逐疫外,也可以沿门行傩。每年正月初二至正月初六在本村行傩,正月初七以后则可以逐村为许愿人家行傩。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一些偏远的山村里,每当店铺开业、家逢喜事时,也会请傩舞表演队登门演出、祈福纳吉。方圆几十里的村民奔走相告,纷纷前来观看,以获得精神和文化上的满足。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在乡政府和县文化主管部门的扶持引导下,经过傩舞传承人的不懈努力,傩舞戏班的演出活动逐渐活跃起来,有机会参与市县组织的重大节日庆典、民俗汇演等活动,并应邀到各地进行表演展示。

以徽州祁门傩为例,祁门芦溪村是一个地处偏远的千年古村落,2008年芦溪傩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芦溪村有一支徽州傩舞表演队,约有十二三人,表演时由八人佩戴面具进行表演,四人击鼓敲锣伴奏。表演者年龄均在40岁左右,平时务农为主,受邀时登台表演。这只傩舞表演队在2006年、2007年参加了祁门县第二届、第三届红茶节以及文化遗产日的演出;2008年5月,受邀在江西省浮梁县旅游节上表演;2009年10月,组织参与芦溪乡“迎国庆贺中秋傩舞舞龙表演”;2011年2月,应邀参加“我们的节日——闹元宵 赏民俗”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展演;2012年1月,芦溪傩舞舞进上海艺术殿堂,参与中美文化艺术交流。

总的来看,徽州傩戏的表演舞台日益扩大,从偏远村落逐渐走向国际都市,从地域性的民风民俗唤醒为集体的文化记忆和文化符码。但无论舞台大小,现场表演都属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受制于表演时间和空间的在场性,传播的时间和范围都大打折扣。

(二)影像记录

目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审美对象拍摄的影像很多,包括纪录片、电视专题片、电视新闻片等,视听结合的影像不仅客观、真实、生动,还可以跨越时空留存和传播。

在对徽州傩戏进行田野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从祁门芦溪傩舞的国家级传承人汪顺庆老人的手中得到了第一手的影像资料,其中刻有2011年6月由祁门县芦溪乡人民政府拍摄的一部14分钟的短片《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芦溪傩舞》。一场完整的傩舞表演是2小时,这部14分钟的短片展现了演前着装到现场表演的大致过程,整体呈现了《魁星开天地》《刘海戏金蟾》《将军杀土地》《狮子报平安》四场戏的叙事脉络;而画外音的解说则从分布区域、历史渊源、基本内容、相关道具、传承谱系、基本特征和主要价值等方面介绍了芦溪傩舞的整体风貌。但片子的画质粗糙,拍摄时没有现场同期录音,以致表演完全失去了那种锣鼓铿锵的舞蹈节奏和粗犷质朴的神秘魅力;后期制作无字幕,更没有按声画蒙太奇进行剪辑。所以,即使是作为资料记录保存,这部片子也是不够客观、完整和严谨的,更别谈艺术美感了,其传播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文章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网址: http://www.yxyjyyxyy.cn/qikandaodu/2020/0806/442.html



上一篇:苏州城市宣传片的影像建构<sup>*</sup>
下一篇:高校影像志建设实践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投稿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版面费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论文发表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