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高平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高平市作为一个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城市,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但是,由于矿山开发规范化管理力度跟不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增长速度,使
高平市作为一个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城市,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但是,由于矿山开发规范化管理力度跟不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增长速度,使得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危害程度也逐渐加大,现已成为影响矿山正常生产和人居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文章根据高平市矿产资源的赋存条件、开采方式及开采程度等条件,将高平市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划分为6类,即矿山地质灾害问题、矿山含水层影响破坏问题、矿山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破坏问题、矿山占用影响破坏土地问题、矿山固体废弃物排放及综合利用问题和矿山废水排放及综合利用问题。
1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1.1 矿山地质灾害问题
高平市矿山范围内现存崩塌隐患18 处,滑坡隐患3 处,泥石流隐患2 处,地面塌陷及其伴生的地裂缝地质灾害281处,共计影响面积。
1.2 矿山含水层影响破坏问题
高平市矿山范围内含水层遭受影响破坏类型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及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岩组及石炭系太原组砂岩及灰岩裂隙水含水岩组3类,含水层遭受影响破坏的区域面积为.451hm2。
1.3 矿山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破坏问题
高平市矿山范围内地形地貌景观类型主要有河谷、冲沟、阶地、斜坡及残丘,地形地貌景观遭受影响破坏的方式主要为露天采场、工业广场、废石堆场、煤矸石堆、地面塌陷、地裂缝及其他破坏,其中露天采场破坏面积13.2669,工业广场破坏面积,废石堆场破坏面积6.57hm2,煤矸石堆破坏面积,地面塌陷破坏面积,地裂缝破坏面积623.7hm2,其他破坏面积 76.64hm2。
1.4 矿山占用影响破坏土地问题
高平市矿山范围内占用影响破坏土地资源是一个普遍性的地质环境问题,几乎每一处矿山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类固体废弃物(废石、废土)占用影响破坏土地资源问题,或由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矿山地质灾害破坏土地资源问题,或由露天采矿场破坏土地资源问题。
高平市矿山企业损毁土地类型主要包括耕地、林地、园地、草地、建筑及其它类型,其中破坏耕地,林地 ,园地 ,草地,建筑4hm2,其他。
1.5 矿山固体废弃物排放及综合利用问题
高平市矿山范围内主要固体废弃物包括煤矸石、废石(土)渣和生活垃圾。煤矸石和废石(土)渣主要利用方式为制砖、修路路基,剩余未利用部分填埋处理,生活垃圾由市政部门集中处理。石灰岩矿产生废渣量极少,主要作为场地整平和路基垫层,不外运,无其它利用方式。
高平市固体废弃物年产出量约255.04×104t,年利用量约163.5×104t,利用方式大部分用于填料及制砖,共破坏土地面积约。
1.6 矿山废水排放及综合利用问题
高平市矿山范围内矿坑排水以煤矿为主,石灰岩矿无生产废水,因其规模较小,生活废水排放量极小,故本次矿坑排水以煤矿矿山为主。
高平市煤矿生活污水年产出量235.12×104m3,矿坑水年产出量2355.54×104m3,影响面积约 hm2,影响村庄约191处,影响人数约11.9万人。生产生活废水利用方式大多经处理后用于井下消防洒水、道路绿化洒水以及其他工农业用水。
2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发展趋势研究
2.1 矿山地质灾害发展趋势研究
2.1.1 地面塌陷、地裂缝发展趋势研究
高平市矿山范围内地面塌陷、地裂缝主要分布在煤矿开采区。地面塌陷具有分布范围广、危害性大、渐变影响持久等特点,每年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地裂缝主要为地下开采引起,多与采空地面塌陷相伴生,部分由矸石场地和排土场边坡失稳造成。地面塌陷、地裂缝不仅损坏耕地、林地、房屋及矿山其他地面设施,同时还破坏地表水、地下水资源。随着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与地质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增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开采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同时,矿山新理念、新技术的应用,亦使得采空区影响面积在逐步减少,整体形势在逐年好转。
2.1.2 崩塌、滑坡发展趋势研究
高平市矿山范围内崩塌、滑坡隐患主要分布工业广场、道路附近切坡地段,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按设计边坡角放坡的越来越多,但如果不继续加强对开挖坡角的回填、加固及矿山固体废弃物的堆放防护和监测工作,还将导致灾害的发生,威胁矿山生产安全,造成土地资源破坏和水土流失。
文章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网址: http://www.yxyjyyxyy.cn/qikandaodu/2021/0122/619.html
上一篇:田边尚雄《中国音乐史》分析研究
下一篇:浅析河南曲剧的现实生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