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如何推动油田修井技术的发展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直以来,修井工作好像很难受到重视,在大专院校里没这个专业,查阅图书,修井技术方面也不太多,在专业刊物上,修井技术也是处在钻井技术和采油工艺的夹缝中。可是修井对油
一直以来,修井工作好像很难受到重视,在大专院校里没这个专业,查阅图书,修井技术方面也不太多,在专业刊物上,修井技术也是处在钻井技术和采油工艺的夹缝中。可是修井对油田增产、稳产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修复一口老井比钻一口新井成本要低得多,特别是对于复杂断块型油气田,通过修复老井比打更新井来完善注采井网更可靠,投入少,效果好。近来发展起来的套管开窗侧钻技术、开窗侧钻水平井技术对于老油田的开发意义重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修井应该和钻井、采油三足鼎立,成为油田增储上产的主力军之一.可为什么一直以来,钻井、采油技术突飞猛进,而修井技术却进步不大,修井技术为什么没跟上时代的发展?怎样推动修井技术的发展?下面对修井技术发展较慢的原因从人员、知识、信息、行业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如何推动修井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 重视修井工作,设备装置匹配,是推动修井技术发展的基础
由于资金投入少,好多修井设备已用了多年该报废了还在用,经常检修耽误施工周期,特别是碰上复杂情况提升负荷达不到,转盘转不动造成事故。钻杆不是象钻井每口井都拉回去检测、探伤、试压,而是一直跟井走,用的伤痕累累还在用,直到倒扣或提负荷时折断为止。循环系统好多大修队还没配泵,洗井是用水泥车,由于排量小又是配合单位人员操作,常常因此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卡钻事故,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由于硬件设施不行,影响了修井工作的发展,使得修井行业效益差,效益差了在修井技术研究开发方面资金投入更少,修井技术停步不前,使得修井行业效益更差,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重视修井工作,设备装置匹配,是推动修井技术发展的基础。
2 整理修井工程最佳知识结,开展系统分工合作是推动修井技术发展关键
从事修井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自于各个专业,可修井工作有它自己的特殊性,一个专业要想有所突破,必须有一批有合理知识结构的科技人员做基础,有想法和构思只是有了一个目标,如何达到目标,则必须有相关知识作支持一步步向前走。把修井工作看作是金字塔的塔尖,一层层向下反推出技术人员应掌握的知识:修井工程→综合知识(软科学和邻近专业)→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和基础技术→基础知识。修井工程技术人员应做到基础知识广博、专业知识精深、知识结构的动态性。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另外,钻井技术之所以能得到快速发展,是因为业内人士把它作为系统工程细分了程序化的工序,充分发挥了分工合作的优势,合作各方各自扬长避短,组合在一起实现了系统工程1+1>2 的威力。比如钻头厂家根据地层特点和直井、定向井的不同研究出了多种类型的钻头,单只钻头寿命越来越长,进尺越来越多,螺杆厂家研制出了功能更强大寿命更长的螺杆,侧斜仪厂家研制出了性能更先进的侧斜仪器,使原来令人头痛的定向井钻井速度甚至比直井还快,定向井打多了,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修井方面,近期一直发展较为缓慢,新近兴起的侧钻井和侧钻水平井,也是修井和钻井的结合,也不是自己行业的独立研究,所以修井工程方面应该学习钻井发挥分工合作搞研究的做法,从设备、仪器、工具、工艺等方面各自发挥所长,研究如何加快修井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修井主业效益好了,辅助行业的生存空间也就广阔了,这也正是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道理。
3 技术人员的加入和留用是突破修井技术发展的瓶颈
修井和钻井一样流动性大,待遇却跟钻井差的远,和采油比收入多不了多少,却四处奔波。再一个是评选科技进步奖的问题,现在评选优秀人才,考核技术人员,科技成果都是硬指标。可是修井工程实践性强,操作性强,每口井都不一样,有共性的东西不多,因而申报成果时大多以一口井或几口井的实践操作为例,理论性弱,显得很琐碎。不象采油、钻井理论成体系,每一种理论在好多井甚至几个区块都有共性的东西,理论性强,推广应用举例井多,效益也就明显,获奖机会多,受到重用提拔的机会也相应增加。而修井所报成果顶多在厂(处)一级评奖,获奖级别还不高,局一级获奖可以说几乎没有。这就大大挫伤了技术人员从事修井工作的积极性,所以许多技术人员都纷纷离开了修井行业,基层技术人员是金字塔的塔底,基础不厚实坚固,塔尖当然不可能太高了,这势必影响到修井行业的发展。所以技术人员的加入和留用是突破修井技术发展的瓶颈。
文章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网址: http://www.yxyjyyxyy.cn/qikandaodu/2021/0122/622.html
上一篇: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结合研究
下一篇:体育与医学结合促进“健康流行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