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川内伦子影像特征之人文意义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当前,摄影逐渐演化为一个平常性的行为。数码产品的相机功能便捷化很大程度上普及了摄影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度。日本摄影师川内伦子(Rinko Kawauchi,下文简称 “川内” )的摄影作
当前,摄影逐渐演化为一个平常性的行为。数码产品的相机功能便捷化很大程度上普及了摄影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度。日本摄影师川内伦子(Rinko Kawauchi,下文简称 “川内” )的摄影作品正是取材于广泛的日常生活,譬如拍摄濒死的躺在窗台上的昆虫、在夜间过度曝光的花朵……她的摄影作品带有明显的个人风格,曾获得2002年的木村伊兵卫写真奖。近年来并不缺乏摄影之于当代人文意义的讨论与研究,但对立足于日常之物摄影的探讨相对较少。借用川内影像作品进行探讨——关于川内的摄影艺术与人文之间的距离衡定,以及对其存在意义的确定。
1 摄影艺术的平民走向
照片的曝光由1826年法国人尼埃普斯所花费的8个小时以上,在不到200年后的今天,演化为10-3s。摄影器械也由操作复杂的大块头转变为便捷小巧的掌中之物,逐渐走下神坛,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不再被局限于专业的设备,也不属于某种难以攻克的技能,人人都可拍照——这是当下主流。事物的便利性带来它的亲民性,摄影艺术开始变为全民化的艺术。 “摄影终将被一种历史意识所撅住。摄影从记录自然和日常生活开始,由表达引领进当代艺术领域。[1]” 摄影史的第一张照片——《窗外的景色》便是如此。发展到后来,摄影逐渐衍生出纪实摄影、新闻摄影、风光摄影、艺术摄影等分类。
摄影现如今似乎已开始回归其本质—— “记录自然和日常生活” ,尤其是社交软件的泛滥,在时代之河中游荡的人们将摄影看作是分享与取悦的工具。除去新闻摄影还存在一定的门槛(记者证的存在与新闻媒体的认可),它似乎已经化为一种娱乐体验、一种生活方式。然而,摄影出现之初,被看作是绘画的劲敌,在这样的历史前提下,现当代的摄影发展趋势似乎开始走向毁灭,手段的便捷导致图像的增多,逐渐趋同化与肤浅化[2]。
川内的成名正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下,她独特的摄影风格,可以说是平凡的拍摄对象,所综合形成的摄影美学使她的影响别具一格。粗看之下,其摄影作品并无深刻含义,她所拍摄的也大都是普罗大众镜头下的普通事物,无刻意的造型,无精心的布光,甚至像是不连贯、无主题的照片合集[3]。
川内伦子曾经表示, “好的摄影作品” 表现出来的正是作者本人所感受到的那些了不起的、有强烈冲击力的东西。自身的体验与思考,全都通过照片得以表现。在她看来最理想的照片是,更纯粹地去复制这个世界,淡化自己的 “味道” 。她的摄影作品带有一种生活的直面感,让观者设身处地地置于其中,而忽视实质上的空间隔离感,生动而猛烈地感触到摄影师带来的快感与美感。川内的摄影观,或许也可看作是她与常人的日常化摄影的最大区别。
2 川内伦子影像特征评析
2.1 川内伦子简介
川内伦子,1972年日本滋贺县生人,先后工作于大阪和东京的摄影工作室,所使用的相机是禄莱双反相机,这是一台全手动的120中画幅胶片相机,胶片的颗粒感与6×6的正方形构图成为了她早期作品独特的影像特征。
相比于细江英公的粗粝、森山大道的直接、荒木经惟的情欲,以及同为女性摄影师的蜷川实花的绚丽,川内的影像显得十分平淡与自然。她说自己想看的实际上是照片之外的事物。她通过照片将自己人生的感悟、体验积淀在其中,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她都一股脑地拍摄进自己的镜头,所传达的是真实的世界,而不是美而虚幻、空洞的世界[4]。在她的镜头下,意义比事物更重要。
2.2 影像关联人文环境的哲思
罗兰·巴特[5]认为,照片具有颠覆性,是在照片发人深省的时候。在照片泛滥的数码时代,鉴定一张图像所具有的性质,表达义与它的拍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记录作为摄影的基本功能,在寻常之物的不断更迭换代之中显得更为朴实,同时与人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2.1 影像的氛围感 日常物的拍摄是一桩灵活的母题。愈发达的科学技术,愈阻挡人们珍视镜头:手机镜头太便利,无拍摄意识;相机镜头太隆重,拍摄意识反而愈复杂。拍摄日常之物的摄影艺术缺乏将物体看作自然之物的想象,因此显得笼统而冗杂。而川内作品脱颖而出的魅力,在于她将镜头赤裸裸地直面生活本身;从她的影像中,观者体会到她的视角,体验到川内所表达的 “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意识” 。
正如川内自己所言,她仍保有着孩童时的好奇与敏感。在日系唯美图片的大浪潮中,她并没有拘泥于事物本身的美感,而是将眼前的世界不动声色地、不加修饰地传递到了图片之中。图1为川内2004年所出版的摄影集《AILA》中的作品,她避开凌乱混杂的环境,仅拍摄出主体物——有序摆放在案台之上被烧去皮毛的禽类。由于她选用的色调清冷而鲜活,同时聚焦锐利,氛围感十足。对于这样的生涩场景,讶异感与解读感并存。虽拍摄死亡,却不含死亡的可怖感。影像的直面与直观,使得她的照片即使围绕着日常,却仍获得一种与众不同的剥离感。真实——是川内作品的重要关键词——在她的照片中确实存在着另一个鲜活的世界,既不与高深的艺术一样令人揣测不休,也不同于精致的静物摄影那样虚幻,观者可从中探寻到自身生活中的场景与记忆。
文章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网址: http://www.yxyjyyxyy.cn/qikandaodu/2021/0613/1530.html
上一篇:浅析影像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以天津影像为例
下一篇:婚礼影像叙事内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