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柏视PV‐iMIP医学影像智能处理系统,做医生诊疗

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医学影像是指为了医疗或医学研究,对人体或人体某部位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包含有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医学成像系统和医学图像系统,在诊断与诊疗中

医学影像是指为了医疗或医学研究,对人体或人体某部位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包含有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医学成像系统和医学图像系统,在诊断与诊疗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据了解,临床诊断的70%依靠医学影像。

如今的影像诊断存在这样一个痛点,就是典型病例少之又少,而同病异影、同影异病的情况却越来越多。这也导致反射科医生的图像浏览工作剧增,每天需要大量阅读CT、X光、MT反射影像的片子,从中寻找病灶。如果不能找出,便会大大影响后期治疗诊断的效率。

如何才能有效解决这个痛点呢?。AI赋能或许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AI+医学影像\"的应用,已被印证能辅助医生的诊断变得更为高效精准。

2017年5月成立的广州柏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将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智能医学影像诊断的公司。在短短几年内柏视医疗已自主研发出多款解决方案,包括PV‐iRT智能放疗辅助系统、PV‐iMIP医学影像智能处理系统等,且均已应用于临床医疗。

柏视医疗推出的PV-iMIP医学影像智能处理系统具有自动实时检测、病灶量化分析、智能影像报告等功能。人机结合的精准诊断,实时做医生的火眼金睛,更好地帮助医生精准、便捷的获取信息并做出判断,以便让患者得到最及时和最准确的治疗。

PV-iMIP医学影像智能处理系统的应用范畴包括以下几大方向:

新冠肺炎快速检测:快速检测新冠肺炎的各种典型征象如:磨玻璃影(GGO)、斑片影、实性变化等。

肺结节筛查:实时后台自动检测,高灵敏度、高特异度病灶多尺度像素级分割,多维度智能量化分析,一键式生成智能结构化报告。

虚拟双能减影:实时去除肋骨阴影,完整保留肺部纹理,凸显被遮挡肺微小病变。

虚拟光栅:代替硬件光栅,减低硬件成本和维护成本,从像素级别提高图像质量,成像效果与硬件光栅一致。

低剂量增强:响应国家卫健委管理规定,降低设备剂量,减少射线对人体的伤害,降低标准1/4以上,成像效果与正常剂量无异。

肺结核筛查:实时智能诊断多种肺部疾病,率先推出肺结核智能诊断,检出率高达98%,提供AI诊疗模块,赋能传统DR设备。

三维分割与重建:重建3D模型,智能结节定位,直观展示结节与周围组织的立体解剖关系,优化手术路径。

有了PV-iMIP医学影像智能处理系统的帮助,医学影像将如虎添翼,大大提高医生的诊疗准确率,增强治疗效果。未来,柏视医疗也将持续努力研发和推广AI赋能临床应用,建立快速准确的智能医疗分析、诊断体系,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工具,打破信息屏障,将大医院的诊疗能力赋能基层,让基层医院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解决我国医疗资源短缺的供需痛点。

【来源:小唐天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网址: http://www.yxyjyyxyy.cn/zonghexinwen/2020/0825/471.html



上一篇:用数据打通医院创新和临床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篇:多媒体教学在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投稿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版面费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论文发表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