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王绍强:800分钟的“广州影像三年展”怎么看?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实习生 黄绮雯 通讯员 曾睿洁 图/受访者提供 3月30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美术馆主办的“交融的激流: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以下简称“影三”
文/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实习生 黄绮雯 通讯员 曾睿洁
图/受访者提供
3月30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美术馆主办的“交融的激流: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以下简称“影三”)在广东美术馆开幕。
此展览展出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60位艺术家的影像与摄影作品,并梳理了广东美术馆品牌项目“广州影像三年展”的开展脉络。
“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开幕现场
广东是中国摄影艺术的先发地,同时也是照相技术最早应用和普及的地区之一。现代摄影与珠三角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代摄影收藏、研究和展示体现着广东美术馆独树一帜的文化立场。
从2003年“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展,到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两届“广州影像三年展”,这些在广东美术馆举办、立足于媒介现象发展的展览,勾画出中国当代影像艺术的实践与研究的学术脉络与思考路径。
2003年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资料图片)
广东美术馆是国内较早介入摄影收藏的国家美术馆之一。2003年的《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大型摄影展览,开启了中国官方美术馆大规模收藏本土摄影作品先河。在此之后,广东美术馆分别于2005年、2007年、2009年举办“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深度关注当代摄影发展动态。
2017年,该馆重启“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这一品牌项目,并将该展正式更名为“广州影像三年展”,把展示和研究的重点从原来的“社会人文的摄影”拓展为更具包容性的“视觉研究的影像”。
2017年广州影像三年展“复相·叠影”(资料图片)
重启并更名“广州影像三年展”项目是王绍强担任广东美术馆馆长后的一大举措。在王绍强看来,摄影艺术的发展超越摄影定义本身,超越那些仍然在传统摄影节、摄影展的逻辑中徘徊的传统策展思路。因此,广州影像三年展对策划思路以及原有品牌作出调整。
从“复相·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到“交融的激流: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广州影像三年展的命名、展览结构都无一例外地回应影像的变化,并且与20年前的“本体”关注对话交流,展览的呈现和取向比摄影艺术的本体蕴含着更多的可能性。影像未来的图景已经通过各种文化方向的变动悄悄显现。(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
王绍强
视频影像作品越来越多
羊城晚报:重启并更名“广州影像三年展”项目是您主事广东美术馆后的一大举措。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王绍强:对品牌项目的重新启动和更名,我觉得主要是基于对社会、科技和艺术的发展规律的基本判断。因为,当我计划重启这个项目时,已经离最后一届展览时隔将近10年时间了,而当下的语境和艺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艺术史上来看,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到当代艺术,其实都与人类技术和劳作密切相关。比如工业革命的发生,改变了艺术只属于上流社会的历史,让更多的艺术家和知识群体创造出作品。
而随着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发展,技术媒介不断拓宽和发展,摄影在很大程度上已属于广义的影像文化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可以是摄影师和影像的创作者,我们接收信息的方式、表达自我的方式,都离不开影像这一媒介。
同时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也开始使用各种新的媒体介入摄影领域,拓宽了摄影的表达力。艺术界对于这种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结果,不能视而不见。
刘庆元 《轻》 木刻影像 2020年
羊城晚报:与往届,尤其是上一届相比,这次“影三”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王绍强:上一届“广州影像三年展”的主题是“复相·叠影”。早期的摄影是一个拍摄、曝光、冲洗的过程,影和像互相重叠,曝光时间长短决定图像的深浅和锐度。我们从这个概念出发,对影像媒介本身和它与不同媒介之间所产生的跨越性实验进行探讨。在上一届中,梳理静态摄影与其他影像媒介之间彼此的碰撞和交流,是我们关注和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而本届“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我们更多的转向对人的关注。这次展览的作品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维度深入探讨人与人、科技、自然生态之间的复杂关系,思考我们与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之间的关系。因此,从对世界与人类历史的观照这一角度而言,这一届比上一届更加深刻,更具主体性和人文性。
文章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网址: http://www.yxyjyyxyy.cn/zonghexinwen/2021/0412/1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