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王绍强:800分钟的“广州影像三年展”怎么看?

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实习生 黄绮雯 通讯员 曾睿洁 图/受访者提供 3月30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美术馆主办的“交融的激流: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以下简称“影三”

文/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实习生 黄绮雯 通讯员 曾睿洁

图/受访者提供

3月30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美术馆主办的“交融的激流: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以下简称“影三”)在广东美术馆开幕。

此展览展出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60位艺术家的影像与摄影作品,并梳理了广东美术馆品牌项目“广州影像三年展”的开展脉络。

“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开幕现场

广东是中国摄影艺术的先发地,同时也是照相技术最早应用和普及的地区之一。现代摄影与珠三角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代摄影收藏、研究和展示体现着广东美术馆独树一帜的文化立场。

从2003年“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展,到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两届“广州影像三年展”,这些在广东美术馆举办、立足于媒介现象发展的展览,勾画出中国当代影像艺术的实践与研究的学术脉络与思考路径。

2003年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资料图片)

广东美术馆是国内较早介入摄影收藏的国家美术馆之一。2003年的《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大型摄影展览,开启了中国官方美术馆大规模收藏本土摄影作品先河。在此之后,广东美术馆分别于2005年、2007年、2009年举办“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深度关注当代摄影发展动态。

2017年,该馆重启“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这一品牌项目,并将该展正式更名为“广州影像三年展”,把展示和研究的重点从原来的“社会人文的摄影”拓展为更具包容性的“视觉研究的影像”。

2017年广州影像三年展“复相·叠影”(资料图片)

重启并更名“广州影像三年展”项目是王绍强担任广东美术馆馆长后的一大举措。在王绍强看来,摄影艺术的发展超越摄影定义本身,超越那些仍然在传统摄影节、摄影展的逻辑中徘徊的传统策展思路。因此,广州影像三年展对策划思路以及原有品牌作出调整。

从“复相·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到“交融的激流: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广州影像三年展的命名、展览结构都无一例外地回应影像的变化,并且与20年前的“本体”关注对话交流,展览的呈现和取向比摄影艺术的本体蕴含着更多的可能性。影像未来的图景已经通过各种文化方向的变动悄悄显现。(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

王绍强

视频影像作品越来越多

羊城晚报:重启并更名“广州影像三年展”项目是您主事广东美术馆后的一大举措。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王绍强:对品牌项目的重新启动和更名,我觉得主要是基于对社会、科技和艺术的发展规律的基本判断。因为,当我计划重启这个项目时,已经离最后一届展览时隔将近10年时间了,而当下的语境和艺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艺术史上来看,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到当代艺术,其实都与人类技术和劳作密切相关。比如工业革命的发生,改变了艺术只属于上流社会的历史,让更多的艺术家和知识群体创造出作品。

而随着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发展,技术媒介不断拓宽和发展,摄影在很大程度上已属于广义的影像文化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可以是摄影师和影像的创作者,我们接收信息的方式、表达自我的方式,都离不开影像这一媒介。

同时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也开始使用各种新的媒体介入摄影领域,拓宽了摄影的表达力。艺术界对于这种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结果,不能视而不见。

刘庆元 《轻》 木刻影像 2020年

羊城晚报:与往届,尤其是上一届相比,这次“影三”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王绍强:上一届“广州影像三年展”的主题是“复相·叠影”。早期的摄影是一个拍摄、曝光、冲洗的过程,影和像互相重叠,曝光时间长短决定图像的深浅和锐度。我们从这个概念出发,对影像媒介本身和它与不同媒介之间所产生的跨越性实验进行探讨。在上一届中,梳理静态摄影与其他影像媒介之间彼此的碰撞和交流,是我们关注和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而本届“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我们更多的转向对人的关注。这次展览的作品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维度深入探讨人与人、科技、自然生态之间的复杂关系,思考我们与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之间的关系。因此,从对世界与人类历史的观照这一角度而言,这一届比上一届更加深刻,更具主体性和人文性。

文章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网址: http://www.yxyjyyxyy.cn/zonghexinwen/2021/0412/1075.html



上一篇:倒车时,您是看左右后视镜还是倒车影像
下一篇:黄山风景区第五届“e眼黄山·揽胜天下”影像大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投稿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版面费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论文发表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