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5/29]
“时代光影·致敬母亲”影像巡展走进红色沂蒙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为了保证八路军战士子女的营养,我奶奶她们不舍得给自己孩子喂奶、吃细粮,导致自己家四个孩子夭折……”5月9日,“时代光影·致敬母亲”影像巡展在临沂市美术馆开幕。此次影
“为了保证八路军战士子女的营养,我奶奶她们不舍得给自己孩子喂奶、吃细粮,导致自己家四个孩子夭折……”5月9日,“时代光影·致敬母亲”影像巡展在临沂市美术馆开幕。此次影像展展出影像作品300多副,其中在一张张沂蒙母亲的老照片前,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现场讲述了奶奶和母亲的拥军故事,革命母亲感人至深的故事让不少观众洒泪现场,当天正值母亲节,不少人带着孩子前来观展,感慨这是最难忘的一个母亲节。
本次影像展是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之一。此次巡展将摄影作品内容外延扩大为“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来齐鲁大地内外‘母亲'形象的反映,以及对百年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贡献力量的‘母亲'故事的讴歌”。展览分为“影像诞生之初的母亲”、“母亲的乳汁,滋养了中国革命”、“母亲走出家门,建设新中国”、“改革开放,母亲走进新时代”、“特邀作品单元”、“独立视觉单元”等六章,向观众呈现“母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精神面貌。
《爱》李怀峰 摄
红色母亲的故事,要永远讲下去
临沂作为沂蒙精神的发源地,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在建党百年之际,本次影像展突出了革命母亲系列影像单元,于爱梅亲临现场的讲述更是为现场观众奉上一场身临其境的红色历史教育。
“作为母亲,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于爱梅说,看着一张张沂蒙母亲和红嫂们的老照片,她很感慨,“奶奶和母亲那一代人留给我们的故事太多了,对于母亲这个身份,她们真的很伟大,成立了第一个战时托儿所,把八路军子女当成自己子女喂养,给他们喂奶、吃细粮,自己亲生的孩子由于照顾不到夭折了四个。”过去的回忆让她有些哽咽,“母亲去世前两年,由于年纪大有些犯糊涂,总是等着八路军来,不让关门,让包上一大锅饺子等着,煮了饺子谁也不让吃,就让在那等着,一直等到晚上八点多,天黑了,大家劝说饺子再不吃就坏了,这才吃了当天第一顿饭。她真的是把曾经交往的八路军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子女。”现场听众无不泪目。
“我为什么现在还要讲这些母亲的故事,”她说,就是要让年轻人记得我们现在的好日子来之不易,要记得我们的母亲为了今天的好生活付出了多少血泪,我们要致敬我们的革命母亲,致敬天下每一位母亲!
这引起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申照亮的共鸣,作为沂蒙母亲的影像收集和发掘者,他20几年前就开始拍摄沂蒙母亲和沂蒙红嫂的影像作品,“她们每个人的故事都有无数感人的瞬间,我们现在需要铭记这些历史,继续传承下去。”
于爱梅正在现场讲述沂蒙母亲的故事
看完展,决定给妈妈打个电话说我爱你
“母亲真的是永恒的直戳人心的主题,”前来观展的济宁人绪先生说,尤其是在今年这样特殊的时机,穿越百年历史,通过一张张影像透视不同时代母亲的生活,“看完展览,我对母亲这俩字有了更深的认识。可惜我的母亲去年已经去世了,再没机会跟他说节日快乐了。”说话间,他的眼圈红了。
同样有此感慨的还有来自淄博的李先生,32岁的他之前一直羞于跟妈妈说节日快乐,自从长大成人也没说过爱字,有时候只是发个红包表示一下心意。“看了展览,我想起我也曾小时候赖在妈妈身边缠着她,不让她工作,我决定要给妈妈打个电话,跟她说我爱你。”
现场还来了不少孩子,他们驻足在照片前,专心听讲解员讲解照片背后妈妈的故事,“今天母亲节,我已经给妈妈准备了礼物,看了这个展览,我更加爱妈妈了。”一个12岁的孩子说。
绪先生指着老照片中的母亲,说自己母亲也曾经这样劳作过
前来观展的孩子们被照片中妈妈的故事吸引住了
正在拍照的观众
一家三代观展,85岁奶奶初心不改
85岁的沂水母亲张立英带着儿媳和孙子来到现场,“年纪大了,就喜欢看这样的老照片,”张立英指着一组反映农村母亲劳动情景的照片,“大锅台烧火、缝衣服、喂猪……这些活儿早年都干过,看见这些场景就像回到了那时候。”
张立英19岁入党,作为队长,1958年带领沂水妇女队参加跋山水库建设,“建成后还上了光荣榜,带了大红花,”儿媳妇商女士介绍,老人骨子里流淌着沂蒙人民甘于奉献、吃苦耐劳的血液,一生养育了一子三女,都已经成为有用人才,奋斗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老人对子女要求严格,家风很严,不准浪费,艰苦朴素,现在穿的内衣袜子都补丁摞着补丁,一粒粮食也不浪费,现在我五岁多的儿子也跟着奶奶学,知道孝顺奶奶,有好东西一定先喂给奶奶,吃东西也不浪费。”
文章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网址: http://www.yxyjyyxyy.cn/zonghexinwen/2021/0511/1305.html